【導讀】博通正式出貨第三代 CPO 以太網交換芯片 Tomahawk 6-Davisson,這款芯片帶寬容量達 102.4Tbps,是業界首款實現商用的該級別 CPO 芯片。它不僅將帶寬提升至新高度,還借 CPO 技術優化能效、延遲與鏈路穩定性,為 AI 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網絡帶來革命性改進,推動相關領域基礎設施升級。
CPO 技術:開啟數據中心互聯新時代
CPO 技術:打破傳統,革新數據中心
CPO 技術將網絡交換芯片與光模塊共封裝,解決傳統可插拔光模塊的傳輸損耗和延遲問題,強調其在數據中心領域的變革性意義。
CPO 技術的核心優勢
(一)功耗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大降
說明 CPO 技術通過消除電互連功率耗散和變異性,降低數據中心功耗 40% 以上,對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二)支持超高速率,突破通信瓶頸
解釋 CPO 技術能支持 1.6Tbps 及更高速率傳輸,滿足數據中心短距和超算中心長距傳輸需求,解決 AI 集群通信瓶頸。
(三)集成度可靠性雙提升
分析將光學和電子元件封裝在一起,如何減少組件和互連器件數量,提升芯片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系統可靠性。
博通 TH6 - Davisson:CPO 技術的卓越代表
(一)技術參數與架構
介紹博通第三代 CPO 以太網交換芯片 TH6 - Davisson 的技術參數,如采用臺積電 COUPE 技術,16 個 6.4Tbps 光學引擎與交換芯片共封裝,實現 102.4Tbps 總交換容量。
(二)核心優勢展現
闡述相比傳統可插拔光模塊,TH6 - Davisson 在功耗降低約 70%、鏈路穩定性提升、延遲更低、支持熱插拔激光器等方面的優勢及應用價值。
其他巨頭的 CPO 技術布局
(一)英偉達:推動 CPO 技術發展
說明英偉達在 2025 年 GTC 大會上發布基于 CPO 技術的交換機,及其交換容量、上市時間等信息,強調其對 CPO 技術的推動作用。
(二)思科:創新 CPO 技術應用
介紹思科通過移除部分 DSP、采用遠程光源和硅光子平臺,在降低連接功耗、系統總功耗方面的成果,以及其 CPO 解決方案的技術特點。
中國企業的 CPO 技術突破
(一)華為海思:芯片技術突破
提及華為海思自主研發 51.2Tbps CPO 交換芯片,展現中國企業在 CPO 芯片領域的研發實力。
(二)華工科技:光引擎量產領先
闡述華工科技實現全球首家 3.2Tbps 液冷 CPO 光引擎量產及月產能情況,說明其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
(三)中際旭創:合作開發與量產成果
介紹中際旭創與英偉達合作開發 3.2Tbps CPO 原型機,以及 1.6Tbps 硅光模塊通過認證并進入量產階段的情況。
總結 :
CPO 技術在數據中心互聯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各大企業的技術進展,展望 CPO 技術未來在數據中心和 AI 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