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正文

                                        移動支付國產標準邊緣化 自主產權不敵外來技術

                                        發布時間:2011-05-18 來源:IT時報

                                        機遇與挑戰:

                                        • 2.4G和NFC兩種標準各有千秋
                                        • 國內銀行鐘情NFC

                                        市場數據:

                                        • 基于2.4G技術的手機刷卡芯片出貨已超過600萬片


                                        2.4G標準100%自主研發

                                        采用2.4GHz頻率的RF-SIM手機支付技術發明人之一,廈門盛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趙成武向《IT時報》記者表示:“我們百分之百擁有RF-SIM卡技術的核心基礎專利。”加上十幾項相關發明,已經形成RF-SIM手機支付技術的專利集,且完全來自國內企業。

                                        趙成武透露,目前2.4G標準得到國內電信運營商的大力支持。除了中國移動一直大范圍采用2.4G手機支付技術外,近來中國電信也已連續數月采購其芯片,總體預估,基于2.4G技術的手機刷卡芯片出貨已超過600萬片。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秘書長王艷輝指出,NFC的專利主要由諾基亞、索尼及NXP公司擁有,目前大陸公司尚沒有完整的技術方案可以提供,一旦銀聯真的選定NFC作為手機支付的標準,不僅意味著將手機支付的系統交給海外公司,也意味著將未來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市場拱手讓人。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對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2.4G和NFC標準雙方均暫時沒有向下游廠商征收專利費用,但未來無法預期。

                                        兩種標準各有千秋

                                        自兩種標準在國內展開大規模推廣之時,關于標準優劣的口水戰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此業界普遍的共識是:2.4G標準的優點是兼具刷卡功能、對手機終端沒有限制;而NFC則代表國際倡導標準,成熟度高,商用經驗豐富。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2.4G標準只要換一張SIM或UIM卡就能實現手機刷卡,無疑比需更換定制手機或相關外設的NFC標準方便不少。趙成武透露,聯通之前曾高調推廣過NFC,但實際上,不少省級公司均沒有放棄2.4G標準,一直積極謀劃2.4G布局。

                                        而針對業界一直質疑的2.4G安全性,趙成武稱:“2.4G標準擁有國際認可最高規范,現階段不可能被破解。”至少,從目前規模商用后的情況來看,2.4G和NFC標準都沒有受到過來自安全方面的威脅。

                                        張萌稱,之前曾有運營商抱怨過NFC標準的穩定性不強,而針對安全性,業界目前沒有明確的、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哪個更安全。

                                        國內銀行鐘情NFC

                                        銀行方面之所以更鐘情NFC標準,張萌認為,主要原因是NFC技術更成熟。目前,國內部分銀行已經開始了傳統“磁條銀行卡”向“IC卡”的升級,而IC卡采用的就是13.56M標準。另外,銀行目前已經并將持續投放支持NFC的POS機,而如要支持2.4G標準,還需對POS機再進行升級。

                                        張萌表示,目前移動近場支付標準仍未蓋棺定論,“沒有正式文件下達”,但2.4G畢竟由國內自主研發,國家知識產權局一位高官曾公開表態,之所以移動支付國標遲遲不出臺,也與對未來專利隱患的擔憂有關。

                                        趙成武認為,前兩年,手機刷卡支付發展速度超過銀行卡,這可能引發了銀聯的擔憂,雖然銀聯有金融行業規劃的權限,但他覺得目前“2.4G標準應用于封閉環境,不允許進入金融流通領域”的規劃并不合理。

                                        實際上在上海,2.4G標準支付已被廣泛應用于很多商場、便利店和地鐵公交;而在國內的許多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等地,NFC則同樣被大量封閉式應用,“應用劃分模糊,現在還不好說將來如何劃分應用的界限。”張萌說。

                                        機會應均等 市場為先

                                        國內相關主管機構和IT業界向來有支持自主標準的傳統,甚至發展到了讓國外廠商“羨慕嫉妒恨”的程度。

                                        為了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通信標準WAPI,在海外擁有數十億用戶的WiFi標準一直被拒之國內手機市場之外,直到最近數年才破冰入華;同樣國家對TD-SCDMA“國產3G”標準鼎力支持,不僅讓全球最富有企業之一——中國移動運營,政策上也多有傾斜。

                                        而在手機支付領域,這個慣例卻被打破,有關部門更傾向“洋標準”,之所以愿意把錢交到國外廠商的口袋,理由是“NFC標準更加成熟”。

                                        事實上,在全球市場,NFC發展能算得上成功的僅有日本市場,而其最大原因在于日本運營商對手機終端的百分之百控制。也就是說,所有日本用戶買到的都是定制手機,一旦運營商決定為所有定制手機加裝NFC功能,那么日本消費者沒有選擇權。

                                        在與中國類似的世界其他市場,NFC定制手機罕有市場,諾基亞等行業巨頭多次嘗試,均未取得成功,事實證明,帶NFC功能的定制手機并不受到歡迎。

                                        由此看來,2.4G標準是個值得放手一試的國內產業良機,至少給國內電信運營商一個自主選擇手機刷卡技術標準的機會,最終,市場和消費者會檢驗兩種標準的優劣。

                                        對于“土生土長”的2.4G標準來說,不奢望政府的政策傾斜,僅希望獲得一個與國際標準一較高下的公平機會。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久久青青|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经典三级一区|亚洲 校园 春色 另类 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