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光電顯示 > 正文

                                        我國LED產業面臨重大專利風險

                                        發布時間:2009-05-07 來源:電子元件技術網

                                        新聞事件:

                                        •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南山區知識產權局召開如何規避專利風險研討會
                                        •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為企業講解LED專利策略

                                        事件影響:

                                        • 申請更多的外圍專利、改進型專利,以得到某些方面可以談判的話語權。
                                        • 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
                                        • 企業之間加強合作,抱團對外。
                                        • 建立行業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及時、動態地分析競爭對手,并采取相應對策。
                                        “337”案件為我國半導體照明企業敲響警鐘,而深圳是LED照明企業重鎮,所以眾多LED企業急待專家指點如何規避專利風險。日前,在由該市知識產權局、南山區知識產權局主辦的研討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為眾多企業講解了LED專利策略。

                                        LED產業面臨重大專利風險

                                        毛金生介紹,全球LED照明產業一半以上的專利來自日本,中國內地只占5%。而從專利質量看,美國和德國的質量較高。數量居前五位的專利權人均來自日本,即東芝、松下、夏普、NEC、日亞化工。

                                        目前,深圳從事LED照明技術及產品研發、生產和應用的企業700多家,占全國近半壁江山,產業規模約150億元。深圳還是太陽能LED燈具全球最大的生產和供應基地、LED背光源及屏的主要生產供應基地。毛金生透露,深圳在半導體照明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居全國首位,315件總量中有192件是發明專利。

                                        “去年2月,一名美國老太以專利侵權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日立、三星、東芝等34家企業進行337調查,其中包括廣州鴻利光電子、深圳洲磊等6家中國企業。這一案件為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敲響了警鐘。”毛金生說,隨著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國際專利糾紛不斷向我國轉移,僅2008年便出現兩次針對我國企業的專利訴訟。

                                        他分析,中國在半導體照明領域專利申請量少,質量也不高,一般是外圍專利,核心技術基本集中在外國公司,專利保護的范圍基本都落入別人的專利范圍之內。由于超過一半的核心專利在我國獲得授權,因此國內企業存在較大專利風險。另外,我國產學研結合比較少,不利于產業發展。國內科研機構的襯底技術、外延技術、芯片技術申請量多,但只有極少數專利成功實施,研究機構與企業的合作空間非常大。

                                        深圳企業應重視專利策略

                                        毛金生給深圳企業開出了規避專利風險的“藥方”:

                                        密切與臺灣企業的交流與合作。臺灣企業在半導體照明方面具有較強技術實力,在國內有相當數量的專利申請,并有應對美日歐專利訴訟的經驗。加強與臺灣企業的技術合作,有利于應對可能存在的來自國外的專利風險。

                                        1. 申請更多的外圍專利、改進型專利,以得到某些方面可以談判的話語權。
                                        2. 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
                                        3. 企業之間加強合作,抱團對外。
                                        4. 建立行業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及時、動態地分析競爭對手,并采取相應對策。

                                        引進技術前應認真評估,包括所引進技術的法律狀態、是否已過專利保護期、專利權是否授予、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的法律責任和損失承擔等。如果是從國外引進技術,還應考慮是否在中國申請,若未在中國申請且企業不準備開拓海外市場,該技術就可直接使用而不需支付專利費。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久久青青|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经典三级一区|亚洲 校园 春色 另类 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