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照明:需求走高 應用深化
2009年LED照明產業可以用跌宕起伏、波瀾壯闊來形容,不論是在市場和應用、技術、政策、行業標準方面,還是在資本的投入以及兼并整合等方面,都有值得關注的熱點。
2010-03-31
-
LED成長快速 2014市場規模挑戰2000億顆
根據LED業界分析機構Strategies Unlimited表示,大尺寸面板背光LED產品和LED照明設備的需求大增,將讓高亮度LED市場急速沸騰。預估至2014年,全球對LED的需求將可能達到2009年總需求量的4倍以上,需求量將超過2,000億顆。
2010-03-31
-
Rohm展示新技術,突出在便攜式設備和節能領域的創新
Rohm日前舉行了新產品發布會,并展示了在便攜式設備、LED、汽車電子、新型材料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創新。從手機、汽車,到空調、打印機等設備,Rohm公司的元器件產品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0-03-30
-
Bridgelux LED照明新品問世 售價降至20美元
爾街日報(WSJ)報導,前希捷(SeagateTechnology)執行長BillWatkins新任的Bridgelux公司,打造出LED照明模塊新品,可望將LED照明售價降至20美元,產品壽命則超過10年以上。
2010-03-30
-
LED產業成績驕人 臺照明委員會正式成立
隨著中國大陸LED市場迅速增長,臺資企業正在加快搶灘登陸的步伐,以期盡早在大陸LED產業卡位布局。比如日前廣東中山科技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現在可以明顯感受到,外資尤其是臺廠對中國大陸LED行業投資腳步的加快和投資力度的加大,早在2002年臺灣最大的封裝廠億光就在中山小欖設廠,而近來臺企投資腳步則更加頻繁。
2010-03-29
-
2010年液晶電視出貨將超過1億8千萬臺
整體平面電視市場2009年表現相當亮眼,全球出貨量成長超過32%,與2008年的成長率相當接近。盡管受到經濟蕭條影響,某些區域市場如日本和中國大陸2009年成長率還比2008年好,預計2010年LCD TV出貨量將超過1億8千萬臺,2010使用LED背光液晶電視出貨將達3千500萬臺。
2010-03-29
-
第五屆中國 LED 產業主題高峰論壇圓滿召開
“2009年產業發展超出預期,去年三月企業投資和產能擴張加快?!痹诘谖鍖弥袊?LED 產業主題高峰論壇上,CREE 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如是說。廣東昭信集團徐連城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LED 產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擴張,2009年被定義為 LED 產業發展的元年”。論壇的火爆場面也支持了他們的觀點。
2010-03-26
-
日美歐主要照明廠商結盟,旨在實現LED照明產品的國際標準化
日美歐照明廠商主導成立了業界團體“Zhaga Consortium”,目的是可以輕松地設計出LED照明產品。荷蘭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 B.V.)、德國歐司朗(OSRAM GmbH)、松下、東芝以及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等老牌廠商均參加了該團體。
2010-03-25
-
第五屆中國LED產業主題高峰論壇勝利召開
行業專家天津東麗湖邊共話LED產業
2010-03-25
-
拋棄電解電容——專利LED驅動方案顯身手
當前LED驅動電路由于使用了電解電容,而嚴重縮短了LED電源的壽命,創意電子推出專利LED驅動器,不必使用電解電容器,壽命達4萬小時以上。而且專利IC驅動器面積只有原來尺寸的百分之四十,可輕易放進LED燈泡,不必改變燈泡的原來形狀。為此,電子元件技術網采訪了創意電子中國區技術支持工程師龍金節。
2010-03-25
-
LED燈國標醞釀出臺遏制光污染
近日從佛山LED企業港豐集團獲悉,LED燈的國家標準正在醞釀過程當中,飽受爭議的LED光污染問題將得到有效遏制。
2010-03-24
-
NRV3012:TAIYO YUDEN推出繞線型電感
太陽誘電株式會社推出繞線型電感器NRV3012(3.0×3.0×1.2mm、高度為最大值)產品。該款產品一般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機等便攜式設備所使用的LED輔助光源的DC-DC轉換器中。
2010-03-24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萍急R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12路1080P毫秒級響應!米爾RK3576開發板刷新多路視頻處理極限
- T/R組件三階互調實戰解密:雷達干擾的隱形克星
- TVS管選型避坑指南:90%工程師忽略的鉗位電壓陷阱
- 算力革命背后的隱憂:AI訓練網絡瓶頸與破局之道
- 安森美CEO深度解析:電動汽車與AI服務器雙賽道的戰略突圍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