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震影響電子元件供應與價格
日本地震與海嘯可能導致某些電子元件嚴重短缺,進而推動這些元件的價格大幅上漲。雖然目前幾乎沒有關于電子工廠實際損失的報道,但運輸與電力設施受到破壞將導致供應中斷,造成元件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受到影響的元件將包括NAND閃存、DRAM、微控制器、標準邏輯、液晶顯示器(LCD)面板、LCD元件和材料。
2011-03-18
-
F-RAM會帶來RFID標簽的革命嗎?
目前市場上的存儲器種類非常多,主要有易失性的RAM和DRAM、非易失性的EEPROM、ROM、EPROM、NOR、NAND閃存、鐵電存儲器等。世界領先的低功耗鐵電存儲器(F-RAM)和集成半導體產品開發商及供應商Ramtron的MaxArias?系列無線存儲器將非易失性F-RAM存儲器技術的低功耗、高速度和高耐久性等特性與行業標準無線存取功能相結合,使創新型的數據采集能力應用更廣泛的領域。
2011-03-01
-
iSuppli預計今年平板電腦出貨量將達5760萬臺
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預計,平板電腦DRAM內存的出貨量今年將從去年的3780萬GB增長至3.53億GB。這一數字將在2012年達到 10億GB,2014年達到35億GB。
2011-02-08
-
2010年整體平板電腦的出貨量預估為1500萬臺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DRAM eX change的調查,由于iPad帶動平板電腦的風潮,許多PC廠商與手機廠商在下半年加速在平板電腦的開發與上市計畫。為了與iPad競爭,其他廠商的平板電腦設計強調更強大的處理器效能、更大的儲存空間與開放性的軟硬體支援(例如提供 USB埠與支援Flash播放等功能),企圖結合GoogleAndroid來走出另外一條路。
2010-12-31
-
VLSI提高半導體預測 但CEO們仍是謹慎的樂觀
VLSI提高IC預測,但是該公司看到雖然很多產品供不應求,但是有一種可能DRAM市場再次下跌。
2010-08-05
-
通孔刻蝕工藝的檢測技術研究
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推進到更加先進的深亞微米技術,半導體金屬布線的層數越來越多,相應的通孔刻蝕工藝也越多,并且伴隨著通孔的尺寸隨著器件設計尺寸逐步縮小。以DRAM制造為例,存儲量由4M發展到512M時,設計規則由1μm縮小到0.16μm,其中通孔的尺寸也從0.8μm下降到了0.25μm。通孔尺寸越小,刻蝕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如果刻蝕不到位,就可能出現金屬布線間的開路,直接導致器件失效。那么蝕刻后的監測就變的至關重要,本文簡介通孔刻蝕工藝的檢測技術研究,并對比了不同檢測設備的檢測結果
2010-06-22
-
2010年半導體設備產業將勁揚113.2%
Gartner副總裁Klaus Rinnen表示:技術升級,將帶動 2010年半導體資本設備市場的成長。對40奈米和45奈米設備的需求大幅增加,帶動晶圓代工的龐大資本支出。英特爾對3x奈米的投資,NAND 記憶體制造商支出增加,以及升級至下一世代 DDR3 DRAM 記憶體,皆為主要的投資成長動能。
2010-06-21
-
DRAM產業回升,以勝利姿態揮別2009
據iSuppli公司,2009年DRAM市場搖擺不定,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但第四季度克服了年初時的疲弱局面,高調結束全年,自2007年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2010-05-05
-
移動存儲整合突顯移動平臺越來越重要
據iSuppli公司,最近DRAM供應商爾必達和美光的收購行動,突顯供應商越來越重視打造完整的內存產品組合,以面向快速增長的智能手機市場。
2010-03-26
-
DDR測試系列之三—— 某SDRAM時鐘分析案例
SDRAM時鐘分析案例:串聯匹配是較好的SDRAM的時鐘端接策略,在原理圖設計中,需要加上串聯的電阻和并聯的電容,如果MCU輸出的時鐘驅動能力弱,可以不使用并聯的電容或者換用較小的電阻。準確的測量內存時鐘需要足夠帶寬的示波器和探頭,無源探頭在高頻時阻抗太小,不能準確的測量波形,需要使用高帶寬的有源探頭。
2009-12-18
-
韓國兩大半導體巨頭占據全球市場大半江山
iSuppli發布報告稱,今年7-9月期全球DRAM市場上,韓國三星電子、海力士半導體兩大巨頭合計銷售額共占全球市場總銷售額的57.2%;再次刷新2季度55.8%歷史最高記錄,與1年前的49.3%相比,則提升了7.9個百分點之多,顯現出韓國兩大半導體巨頭的全球市場份額急劇上升的強勁勢頭。
2009-12-02
-
電動車可望迅速普及 重量成本等是關鍵
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表示,電動車目前價格仍高,影響市場接受度,若克服成本過高以及電池過熱、供電持續力穩定的疑慮,再加上廣設充電站,電動車可望迅速普及。
2009-10-15
- 高性能差分信號路由:CBMG709在工業控制系統中的關鍵作用
- SENSOR CHINA 十年征程:引領中國傳感產業邁向全球新高度
- ADI高集成度電化學方案:解鎖氣體與水質檢測新密碼
- 智能選型新紀元:Melexis可視化工具重塑傳感器選擇體驗
- 二級濾波器技術:實現低于2mV電源紋波的有效方案
- SEMI-e 2025深圳半導體展隆重開幕:全球產業鏈共探創新未來
- 意法半導體保障SPC58汽車MCU供應20年,破解供應鏈焦慮
- 立足前沿產品技術,村田攜多款產品亮相2025光博會
- 工業電源系統設計指南:深入理解DIN導軌電源的熱降額與負載降額
- 兆易創新亮相CIOE,以創新方案賦能高速光通信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