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互連技術 > 正文

                                        比USB3.0更犀利,雷電接口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2013-01-18 責任編輯:alexwang

                                        【導讀】高達10Gbps的傳輸速度,未來目標更是高達100Gbps,同時可以提供10W電力輸出,允許多種信號同時傳輸。如果要求你的電子設備接口同時具有這些功能,是不是有點天方夜譚?其實,這些特點在雷電接口上已經具備,但在現實中又似乎很少見到它的蹤跡,原因何在。電子元件技術網整理了關于它的大量資料,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相關文章進行介紹。
                                         
                                         
                                        比USB3.0更犀利,雷電接口的前世今生
                                        雷電接口標志

                                         
                                        Light Peak是Intel在開發階段使用的一個代號,它的真實身份就是雷電(Thunderbolt)的前身。在2011年3月,蘋果在升級MacBook Pro產品線的時候加入了雷電接口,在當時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2012年2月以前屬于蘋果公司的專用技術,目前已經有很多主板廠商加入了這一陣營,Intel也希望這種接口能替代USB 3.0以外的所有接口,有意將其在PC領域全面推廣,對它的前景非??春?。不過到目前為止,雷電接口仍然屬于小眾產品,目前也只有少量外置存儲器廠商投入了這一陣營,最大量的雷電產品仍然是技術含量最低并且沒有什么差異化的mini DP轉接線而已。
                                         
                                        Intel的工程師們最初打算使用光纖作為介質,來實現100Gbps的超高速傳輸。不過,光纖并沒有供電能力,成本又比較高昂,很難在短時間內應用到市場中,于是,這樣一種先進的技術在最初也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轉折點出現在當蘋果公司看中了這項新技術的先進性,與Intel一拍即合,聯合開發并推廣Light Peak技術,這樣才有了我們大家在今天所見到的雷電接口。盡管雷電接口的傳輸速度從最初設想中的100Gbps妥協到了如今的10Gbps,傳輸介質也從光纖變成了現在的銅線,但目前看來這樣的“妥協”卻更具實際意義:

                                        1.傳輸速度從100Gbps降到10Gbps是沒錯,但速度依然足夠快,試問當今哪些主流接口能與之媲美?

                                        2.傳輸介質從看似高端的光纖變成了普普通通的銅線,但卻帶來了強大的供電輸出能力。

                                        3.“妥協”后整體成本大幅降低,最終能夠使得這項先進的接口技術能夠走出實驗室讓大家所熟知,雖然現在應用范圍依舊小眾,但至少具備大規模普及的前提條件了。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久久青青|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经典三级一区|亚洲 校园 春色 另类 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