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24日,法國高速公路運營商萬喜公司通過其官網宣布,一項名為“動態感應式充電”的革命性技術在巴黎附近的A10高速公路上測試成功。一輛電動重型貨車在行駛過程中成功實現了無線充電,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為交通運輸領域的全面脫碳帶來了新的希望。

高速公路變身“無線充電器”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對基礎設施的改造。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測試路段下方,工程人員埋設了多達900個特制的銅線圈。這些線圈與電網相連,通電后會產生電磁場。當配備特殊接收器的電動車輛行駛過該路段時,無需任何物理連接,電能便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從路面線圈無線傳輸至車輛電池,從而使整段高速公路成為一個巨大的“無線充電器”。
實測數據令人振奮:該系統的瞬時充電功率最高可達300千瓦,平均功率也穩定在200千瓦。對于測試的重型貨車而言,每在這種路面上行駛1公里,就能獲得足以支持其繼續行駛1公里的電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能量補給零中斷”。
多方合作成果,目標遠大
此次成功的測試是萬喜公司與法國古斯塔夫·埃菲爾大學、以色列伊萊克特瑞昂無線公司等機構通力合作的結晶。該項目初期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電動商用車隊,但其愿景遠不止于此。
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在法國所有主要道路上部署這套動態充電系統。這將徹底改變電動汽車的續航和使用模式,支持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從家用轎車到重型卡車——在法國的高速公路上實現無縫、不間斷的行駛和充電。
推動綠色轉型的多重效益
“邊開邊充”技術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降低電池依賴: 由于車輛可以隨時補充電量,其對大容量、重型化車載電池的依賴將顯著降低。這不僅能減少車輛本身的重量和制造成本,還能大幅緩解電池生產對鋰、鈷等關鍵原材料的需求壓力。
加速脫碳進程: 據估算,得益于該系統,汽車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排放量可有效降低高達86%。這將極大地推動乘客運輸、貨物物流以及重型卡車行業的去碳化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項技術的成功演示,標志著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未來“里程焦慮”或將成為歷史,綠色、高效的交通新時代正加速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