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23日,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JAMA)發布緊急聲明稱,一家荷蘭半導體供應商已通知其可能無法保證關鍵汽車芯片的穩定供應。作為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日本擁有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斯巴魯、三菱等多家全球知名車企。JAMA在官網發布的聲明中明確指出,此次供應面臨風險的芯片是電子控制單元(ECU)的核心部件,廣泛應用于發動機控制、車身穩定系統、安全氣囊以及自動駕駛輔助等關鍵車載系統。一旦供應中斷,預計將對協會成員企業的全球生產安排造成“嚴重影響”。

盡管聲明未直接提及供應商名稱,但結合近期國際動態與行業信息,多方分析認為,問題很可能涉及中國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這家總部位于荷蘭、在全球分立器件與功率芯片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IDM(整合器件制造)企業,近期因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的管控措施而陷入經營困難。相關干預已影響到該公司的正常運營,進而引發芯片交付的不確定性。
此前已有報道稱,安世半導體已通知部分客戶,因外部政策影響,其供應鏈穩定性難以保障。隨后,德國大眾集團公開證實,其高爾夫、途觀等車型使用了安世提供的零部件,并計劃于本周五暫停相關產線,預計下周恢復生產。
安世半導體在汽車芯片,特別是功率MOSFET、邏輯芯片和雙極性晶體管等領域市場占有率很高。德國汽車管理中心專家Stefan Bratzel對此表示:“目前市場上幾乎找不到能夠立即替代的供應商。即便車企希望轉向其他芯片廠商,也需要花費數月甚至更長時間進行重新設計、測試與認證流程?!?/p>
2020至2022年間,全球汽車行業曾因疫情、自然災害及需求激增等因素遭遇嚴重“缺芯”,導致多家車企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如今,隨著地緣政治因素成為新的供應鏈斷裂誘因,行業形勢再度趨于緊張。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在一周前已發出預警,稱若安世半導體的供應問題無法迅速解決,歐洲汽車制造業將面臨“嚴重干擾”。隨著日本JAMA此次跟進預警,該危機正由區域性風險升級為全球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受安世半導體事件影響,部分市場已出現芯片“搶貨”乃至“掃貨”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