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無橋Boost PFC電路的驗證及EMI實例分析
無橋Boost PFC電路省略了傳統Boost PFC電路的整流橋,在任一時刻都比傳統Boost PFC電路少導通一個二極管,所以降低了導通損耗,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就常見的幾種無橋Boost PFC電路進行了對比分析,并且對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無橋電路進行了實驗驗證和EMI測試分析。
2016-12-08
-
STM32中GPIO是如何工作的?想知道嗎?
推挽電路是兩個參數相同的三極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電路中,各負責正負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務,電路工作時,兩只對稱的功率開關管每次只有一個導通,所以導通損耗小、效率高。輸出既可以向負載灌電流,也可以從負載抽取電流。推拉式輸出級既提高電路的負載能力,又提高開關速度。
2016-10-28
-
如何利用EMIStream來解決板級EMI問題?
隨著電子系統的復雜度越來越高,EMI問題也越來越多。為了使自己的產品能達到相關國際標準,設計人員不得不往返于辦公室和EMC實驗室,反復地測試、修改設計、再測試,如何在產品設計的階段就及時發現EMI問題變得重要。PCB布局、布線以及電源層的處理對整個電路板的EMI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將通過實例分析討論如何利用EMIStream來解決板級EMI問題。
2016-10-28
-
市場分析:2016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收益排行榜
Strategy Analytics手機元器件研究服務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市場規模比去年同期下降34%至8.89億美元。
2016-10-27
-
基于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你會玩嗎?
光學3D手勢識別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想要玩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實用驗證和打磨。因此,其他一些非光學的3D手勢識別技術就成為人們的重要選項。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Microchip公司的GestIC技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才能玩轉基于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
2016-10-19
-
為何要為電路板設計設置測試點?
對學電子的人來說,在電路板上設置測試點(test point)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可是對學機械的人來說,測試點是什么?本文就為大家講解測試點是什么?為什么要為電路板設計設置測試點?
2016-10-18
-
新發明的無線電架構,讓可穿戴占最小的份額
位于美國艾摩斯特市的馬薩諸塞州大學(UMASS Amherst)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新的無線電架構,只需在現有藍牙低功耗(BLE)無線電設備中增加幾個便宜的元件(與無源射頻識別(RFID)標簽中的類似),就能將聯網設備的藍牙無線電部分擴展到三種工作模式:有源、無源和反向散射。它能夠極大地降低可穿戴設備和小型電池供電設備在與較大型電池供電設備(如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通信時的功耗。
2016-10-10
-
檢驗規格與焊性,測試點之于PCB電路板的作用
對學電子的人來說,在電路板上設置測試點(test point)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尤其是當電子元器件數量過多無法一一檢測的時候??墒菍W機械的人來說,測試點是什么呢?可能還是無法理解它的作用。
2016-08-17
-
基于SoC的雙目視覺ADAS解決方案
相比于單目視覺,雙目視覺(Stereo Vision)的關鍵區別在于可以利用雙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對同一目標成像,從而獲取視差信息,推算目標距離。未來十年,為了完成從感知+預警到決策+執行的進化之路,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將接入更多的傳感器,實現更為復雜的計算,同時具備更高的安全性。
2016-07-21
-
開關電源研發前線工程師對后生”小白“的話
回想自己剛開始做電源學習階段,Buck、Boost、Flyback、半橋、移相全橋、LLC一大堆;各種資料,各種教程,鋪天蓋地,看不完,似懂非懂。就這樣從迷茫,艱難中,一步步走出來。從研發前線退下來之后寫了一些關于開關電源設計的感悟,希望看了對有志于該行業的你有所幫助。
2016-07-13
-
教你DIY一個紅外控制的3D打印月球車
這個制作涵蓋了制作月球車的所有步驟,具體包括:STL文件的構建,各種部件的連接,控制系統和編程方面。對新手來講,這絕對是一次很棒的學習機會。在DIY過程中請注意:這個項目有很多繁復的焊接、收縮線、打包連接器的工作,并且,連續旋轉伺服系統的保養過程需要非常謹慎,稍不小心,就容易毀掉一個伺服。
2016-07-05
-
DIY一個新模塊讓你擴大測量范圍
國外很出名的DIY手工制作網站Instructable近日新發布了一個DIY:利用常見的HC-SR04超聲波模塊來擴大測量范圍。范圍的擴大是建立在傳感器模塊視線范圍縮小的基礎上的,通過對拋物面使用反饋元件來實現。HC-SR04 模塊未做任何改動,但是,外部添加了一個消隱電路,用來忽略反饋元件到拋物面的反射。
2016-07-04
- 破局室內信號難題!移遠通信5G透明吸頂天線實現360°無死角覆蓋
- 自帶模型輕松部署:ADI CodeFusion Studio 2.0簡化邊緣AI開發
- 量產在即!兆易創新GD32F503/505系列MCU正式開放樣品申請
- 三星HBM產能告急!2025年訂單全部售罄,緊急擴建生產線
- 全球首發!臺積電中科1.4納米廠11月5日動工,劍指2028年量產
- 東芝攜150年創新積淀八赴進博,以科技賦能可持續未來
- 電力繼電器技術全景:原理、選型與品牌戰略
- 超越傳統繼電器:深入探討固態繼電器(SSR)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實踐
- 11.25深圳見!半導體“最強大腦”齊聚,解密AI與物理世界交互
- 三星SDI與特斯拉洽談巨額儲能電池供應,北美供應鏈格局生變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